同构与层次
同一事物在不同层次的描述
证明的第二个关键是“我”的表示。自然语言可以用“我”字代指句子,但是数学里只能找其它方式来表示“我”。前面的证明过程还没交代如何表示
1 |
|
中的G服,现在来详细的讲下:
G服就是公式
1 |
|
现在要用G服自己带入自己的x,可这要怎么带呢?
如果直接带进去就成了:
1 |
|
这会是个无限循环的怪圈,没办法写出来
哥德尔的办法是用G服的哥德尔编码的TNT数字形式带入,估计你看到这个名词就不太愿意弄懂它究竟是啥,但我还是简单说下,不想看也可以直接跳过括号:
(第一步: G服 → G服的哥德尔编码 : 哥德尔编码就是把公式符号用特定的数字指代,比如 存在 是110 ,a 是 666, x 是 303… ,所有的TNT符号都有自己的编码数字,那最后G服就能被写成 110 xxx xxx….xxx 这样一连串的数字代码
第二步:G服的哥德尔编码 → G服的哥德尔编码的TNT数字形式 :因为G服全是TNT符号,只能用TNT符号带入,现在把所那一串xxx都变成TNT符号,把数字翻译成TNT的符号,现在110的含义就不是存在了,而就是数字110,用TNT的符号表示110(TNT系统用S+0表示自然数是,1是S0,2是SS0,110就是0前面110个S)翻译完后G服就被写成 SSS…0 SS…0 . . . . . SS…0 ,这才是要带入G服本身的东西
所以㧟摁{x,n}的意思实际上是:含有自变量的公式x把自己哥德尔编码的TNT数字形式带入自己的自变量后就是n。这样的变形可以近似理解为把 滚 →gun → 哥屋恩。还是中文形式,但换一种方式表示。 至于㧟摁{x,n}为什么能表示这么复杂的关系,到底怎么被发明的,你只有亲自翻书书的P589~P592寻找答案了)
一句话,这里的G服变形了,它先后变换形式两次后再带入它自己。这是形式系统可以谈论自己的原因,说白了就是把同一个东西用不同的形式表达,也可以说在不同层次上描述,而同一事物在不同层次有不同描述就是我们的大脑的一种属性!在这个意义上说,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我们认识自己心智的一面镜子